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贵州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2024-12-22 18:55:03 | 大淄博

大淄博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贵州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贵州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贵州高考加分政策2019

全国性加分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
烈士子女,可以享受20分的加分;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同样可以获得20分的加分;
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以额外获得10分的加分;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则可获得10分的加分。
而对于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则依据户籍和居住地的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以及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西秀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得到10分的加分;而其他县(市、区、特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则可以获得20分的加分。

地方性加分政策则主要针对一些特定群体,例如:
2016年1月1日之前出生,在贵州省农村连续居住五年及以上,具有农村户籍的独生子女户女孩考生和二女结扎户考生,可以得到10分的加分;
不过,2016年1月1日(含)之后出生,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将不再享受加分政策。
另外,被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英雄”或者“见义勇为模范”称号的人员或其子女考生,可以获得10分的加分;如果被贵州省各市(州)、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模范”或者“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的人员或其子女考生,则可以获得5分的加分。

在2015年,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有关精神,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我省对高考加分政策进行了调整,具体措施包括减少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精准确定加分区域、群体、条件等。

调整高考加分政策的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深化“阳光招生”,科学选拔人才,促进教育公平。

贵州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贵州省在2024年实施新的高考政策,对少数民族高考考生的加分政策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1. 加分政策的区域分类将进行调整,从原来的多个区域缩减为三类区域。
2. 第一类区域包括贵阳市的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遵义市的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的西秀区。
3. 2022年至2023年,在这些区域参加高考且符合“三统一”原则的少数民族考生,即高中阶段在同一县(市、区、特区)具有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并连续三年实际就读的考生,将获得5分的加分。
4. 自2024年起,上述区域将取消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项目。
法律依据为《贵州省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
- 2022年至2023年,一类区域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可加5分;2024年起,该加分项取消。
- 2022年至2023年,二类区域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可加10分;2024年至2025年,减至5分;2026年起,该加分项取消。
- 2022年至2023年,三类区域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可加15分;2024年至2025年,减至10分;2026年起,加分为5分。
以上政策旨在优化高考加分结构,确保加分政策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贵州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2017贵州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情况

在贵州省,高考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政策有着具体的区域划分。贵阳市的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小河区和金阳新区,以及遵义市的红花岗区和汇川区,还有安顺市的西秀区,他们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中总分可以加10分。而其他县(市、区、特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则可以获得20分的加分。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加分政策是统一且公平的,不论哪个少数民族,加分额度都是一样的。每年的加分政策都会有所调整,具体的变化只有在最新政策颁布时才会明确,因此现在询问并没有太大意义。建议你现在应该专注于学业,从高一开始为高考做准备,因为你还有两年的时间来应对各种可能的变化。

事实上,加分政策只能为你的择校提供一点助力,真正决定你未来命运的还是你在这两年中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取得的成绩。因此,建议你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成绩。 大淄博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贵州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贵州高考加分政策(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相关推荐
贵州高考改革加分政策 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贵州高考改革加分政策 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外地人在贵州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高考加分政策是高考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主要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由于高考加分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引起社会的议论。教育部出台的2009年高考加分政策,有“增加20分投档”、“增加10分投档”和“优先录取”3种加分形式。参加高考的学生拥有体育、文艺等方面的专长,又经过了专业部门的测试,在考试成绩之外给予一定的加分,是在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鼓励

2024-11-24 11:37:07
取消贵州高考加分政策 贵州高考政策
取消贵州高考加分政策 贵州高考政策

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贵州省在2024年实施新的高考政策,对少数民族高考考生的加分政策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1.加分政策的区域分类将进行调整,从原来的多个区域缩减为三类区域。 2.第一类区域包括贵阳市的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遵义市的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的西秀区。 3.2022年至2023年,在这些区域参加高考且符合“三统一”原则的少数民族考生,即高中阶

2024-12-06 11:03:28
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贵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2023
2024年贵州新高考政策 贵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2023

贵州高考政策 其他信息: 贵州高考又要有新动向了!高考文理不分科从哪一年开始实行?根据贵州人民政府发布《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相关文件收集整理出贵州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汇总,希望能够解答考生关于江西高考改革的疑惑。导读:[1]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提出文理不分科[2]2016年贵州高考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3]2016年陕西高考录取还是按照一本二本三本批次录取[4]国家保留和

2024-12-01 19:56:47
贵州高考政策(青海高考加分政策)
贵州高考政策(青海高考加分政策)

贵州高考政策 其他信息: 贵州高考又要有新动向了!高考文理不分科从哪一年开始实行?根据贵州人民政府发布《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相关文件收集整理出贵州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汇总,希望能够解答考生关于江西高考改革的疑惑。导读:[1]2017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提出文理不分科[2]2016年贵州高考全部科目使用全国卷[3]2016年陕西高考录取还是按照一本二本三本批次录取[4]国家保留和

2024-12-09 08:07:16
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贵州高考加分政策)
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贵州高考加分政策)

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 2023年湖北省高考加分政策如下: 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

2024-10-24 01:59:43
贵州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地区加分政策
贵州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高考地区加分政策

贵州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22 贵州高考 少数民族 加分政策如下: 其中,烈士子女考生,加2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 二等功 及以上或被战区(原 大军区 )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考生,加2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 台湾省 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5分。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按“逐步减少加分分值、精准确定加分区域、分阶段分步实施

2024-10-22 14:39:20
贵州农村高考加分政策 2024年体育特长生高考政策
贵州农村高考加分政策 2024年体育特长生高考政策

2024年体育特长生高考政策 法律分析: 贵州将逐步调整少数民族高考考生加分政策,该加分项加分区域调整为三类,其中一类区域包括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安顺市西秀区,该区域2022年至2023年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原则,即申报少数民族加分项目的考生高中阶段须在同一县(市、区、特区)具有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和连续三年实际就读

2024-12-08 20:03:54
边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贵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2023
边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贵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2023

边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法律分析:在教育部本次发布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表示“边疆、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最高加分为20分,各省各有不同。 法律依据:《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

2024-12-03 16: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