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2025-01-24 19:58:30 | 大淄博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师范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44010574隶属于:广东省教育厅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

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
010101哲学
020101经济学A
020301K金融学B+
020305T金融数学B+
020310T金融科技B+
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B+
030101K法学B+
030201政治学与行政学B+
030302社会工作B+
030503思想政治教育A
030504T马克思主义理论
040101教育学A
040102科学教育A+
040104教育技术学A+
040106学前教育A+
040107小学教育A+
040108特殊教育A
040201体育教育A+
040202K运动训练A
04020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A+
050101汉语言文学A
050201英语A
050202俄语B
050207日语A
050261翻译B+
050301新闻学B+
050304传播学B
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A
060101历史学B+
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A
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A
070201物理学A
070301化学A
070501地理科学A
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B+
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A
070504地理信息科学A
071001生物科学B+
071002生物技术B+
071101心理学A
071102应用心理学A+
071202应用统计学B+
080402材料物理B
080403材料化学B+
080414T新能源材料与器件B+
080504T储能科学与工程
080701电子信息工程B+
080703通信工程B
08070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B+
080706信息工程B
080710T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B
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A
080717T人工智能B+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
080902软件工程A
080903网络工程A
080905物联网工程A
080910T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A
082502环境工程B+
082503环境科学B+
083001生物工程B+
120101管理科学
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B
120108T大数据管理与应用B
120203K会计学A
120204财务管理B+
120206人力资源管理A
120210文化产业管理A
120401公共事业管理A
120402行政管理B+
120601物流管理B+
120801电子商务B+
120901K旅游管理A
120902酒店管理A
120903会展经济与管理A
130201音乐表演B+
130202音乐学A
130205舞蹈学A
130401美术学A
130502视觉传达设计B
130503环境设计B
130505服装与服饰设计B
130507工艺美术
130508数字媒体艺术A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华南师范大学院校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院校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及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现有“三校区四校园”,包括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学校设4个学部、42个学院、14个研究院(中心),1个书院。

  华南师范大学创办于1933年,师范教育史可溯源至1921年创建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学校革命传统深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复兴民族”是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林砺儒、杜国庠、陈唯实、王燕士、马肖云等著名教育家曾先后担任学校校长。吴三立、王鹤清、盛叙功、王越、阮镜清、黄友谋、郭大力、潘炯华、饶宗颐、罗浚、叶述武、叶佩华、汪德亮、李镜池、李匡武、康白情、朱勃、刘颂豪、孙儒泳等众多名家名师先后在校执教。近90年来,一代代华师人秉承建校之初“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宗旨, 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扎根南粤,笃志树人,为国家培养了90余万教师和各类人才。

  如今,华南师范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培育教育人才的南方高地。近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教师教育强特色、学科水平上台阶”两大战略,推进“双一流”“冲补强”“新师范”三大建设,抓住打造人才队伍高地、科研创新平台高地,大力推进国际化、信息化即“两高两化”四个重点,全面推进学校各领域改革发展,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建设步伐。

  学校学科建设成效明显。物理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获评A+。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物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临床医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完备。下设61个人才培养单位,覆盖12个学科门类,共有96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全日制学生4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9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2000余人、博士研究生约1400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7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个;是全国唯一同时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的师范大学。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工5050人,其中专任教师数2584人,正高681人、副高666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94人、省级人才249人。院士(含双聘和外籍)8人,国家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0人,国家四青人才4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0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49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48人。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 人,省级劳动模范 9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

  学校科研创新基础扎实。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类科研平台6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人文社科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平台51个。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和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先后三届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拥有殷墟甲骨文、战国出土文献、商周金文等绝学成果。与清远、肇庆、番禺、梅州等地政府共建4个异地科研机构,获批3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与国内企业共建36个产学研基地。

  学校教师教育特色彰显。师范生培养覆盖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领域,学前、小学、中学全学段,本硕博全层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比例均居全国重点师范大学前列。作为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学校致力于提升广东教师队伍质量,打造南方教育高端智库,服务广东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优质附校资源,辐射影响全国基础教育发展。学校是教育部“国培计划”海外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双名”(名师名校长)领航基地、示范性项目和教师远程培训机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及培养基地。学校在服务港澳教育发展方面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先发优势,培养培训的澳门中小幼教师曾占教师总数七成。

  学校对外交流合作频繁。遵循“融入湾区、深耕东南亚、经略‘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理念,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和区域发展需求。学校加入了LHCb、BESIII、STAR实验国际合作组,东南亚研究中心、东帝汶中心和港澳研究中心获批为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东南亚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在东南亚7个国家设立了8个海外研究基地。分别在香港、澳门和马来西亚设立了境外教学点,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学校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党建引领、五方协同的思政工作体系,努力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6年作为高校代表在全国思政工作会议上交流经验,2019年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报国为使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广东、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和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服务,朝着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宏伟目标勇毅前行。大淄博


以上就是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大淄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华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相关推荐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华中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评估哲学010101B经济学020101B+金融工程020302B+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B+法学030101KB+政治学与行政学030201B+国际政治030202B社会学030301B社会工作030302A思想政治教育030503A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4TB教育学040101A科学教育040102A+教育技术学040104A学前教育040

2025-01-24 18:59:37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华东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评估哲学010101B+经济学020101A金融学020301KA金融工程020302A保险学020303B+法学030101KA政治学与行政学030201A社会学030301A社会工作030302A+思想政治教育030503A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4TB教育技术学040104A+艺术教育040105A+学前教育040106A+特殊教育040108

2025-01-23 18:58:31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湖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评估哲学010101B经济学020101B+金融学020301KB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B+法学030101KA知识产权030102TB+政治学与行政学030201B社会学030301B思想政治教育030503A教育学040101A教育技术学040104A学前教育040106A小学教育040107特殊教育040108B+体育教育040201A运动

2025-01-24 19:11:20
南京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南京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南京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评估哲学010101B经济学020101B+金融学020301KB+国际经济与贸易020401A法学030101KA社会学030301B思想政治教育030503A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4TB教育学040101A教育技术学040104A学前教育040106A+小学教育040107A+体育教育040201A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040203A汉语言文学05

2025-01-24 17:54:33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学科评估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010101哲学A020101经济学A020109T数字经济020301K金融学A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A030101K法学A030205T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030301社会学B+030503思想政治教育A+040101教育学A+040104教育技术学A+040106学前教育A+040108特殊教育A+040201体育教

2025-01-23 16:53:53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东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东北师范大学学科评估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010101哲学020101经济学B+020201K财政学B020301K金融学B+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B+030101K法学B+030201政治学与行政学B030202国际政治B030301社会学B030503思想政治教育A+040101教育学A040104教育技术学A040106学前教育A+040107小学教育A+0

2025-01-24 15:05:30
清华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清华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清华大学学科评估结果专业名称专业代码专业评估哲学010101A经济学020101A+金融学020301KA经济与金融020307TA+法学030101KA+政治学与行政学030201A国际政治030202A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030205TA+社会学030301A教育学040101体育教育040201英语050201A+日语050207A广告学050303A+历史学060101A+科学史060

2025-01-23 16:08:56
东华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东华大学学科评估结果汇总

东华大学学科评估东华大学学科评估学科代码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020301K金融学B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B+030101K法学B040104教育技术学B050201英语B+050207日语B+050304传播学B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B+070202应用物理学B070302应用化学A071201统计学B080201机械工程B+080205工业设计A080213T智能制造工程A08040

2025-01-24 15: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