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2 11:43:14 | 大淄博
学校现有本、专科专业42个,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所开设专业中,有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在各专业建设中,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优质)课程13门,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
萍乡学院院校简介大淄博
萍乡学院坐落于中国近代工业主要发祥地之一——江西省萍乡市。
1898年创办的萍乡煤矿,是当时中国“十大厂矿”之一。萍乡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芦溪县是中国最大的电瓷产业基地;湘东区是中国工业陶瓷重要生产基地。萍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自古享有“读书之乡、教育之邦”的美誉;傩面具、傩舞、傩庙“三宝”俱全;中国佛教五家七宗之一的杨岐宗远播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武功山十万亩高山草甸被誉为“云中草原、户外天堂”。萍乡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诞生地、秋收起义的策源地和主要爆发地。
萍乡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文理为基础,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溯源于1941年创办的省立萍乡简易师范学校,1949年更名为萍乡师范学校,1978年开办大专班,1982年成立萍乡教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萍乡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萍乡学院。2016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80余载办学春秋,为社会输送了10余万名毕业生。首届毕业生刘天泉是中国工程院院士。
升本以来,学校秉承“厚德至善、励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坚持立足萍乡、面向江西、辐射全国、文理为基础,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重点发展材料、机械和教育类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牢固树立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发展态势良好,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提升迅速,本科办学初见成效。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第一届江西省文明校园、萍乡市服务地方经济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2015年被列为江西省首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是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成员。
学校设有12个二级学院,涉及工学、文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历史学等八个学科门类的32个本科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561人,其中本科生12067人。
校园占地面积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32.95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8.78万平方米。有教学实验实训室210个,校外实习实践实训基地180个。建有省级柔力球训练基地和省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3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34.3万册,电子图书152万册。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50人,其中博士78人,正高职称57人,副高职称170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高校金牌教师(教学名师)、“西部之光”学者、江西省“百人远航工程”等人才工程人选30余人。
学校现有省级一流专业1个,校级特色专业10个,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2013年以来立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项、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61项、江西省高校教改课题88项,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4项。
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升本以来投档线均高于控制线25分左右。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近年来,参加省级以上各类竞赛3222人次,其中获全国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国家级共计17项;省级特等奖18项、省级一等奖102项、二等奖158项、三等奖204项,省部级共计482项。学生研发冰壶堡等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6项,在SCI、EI等期刊发表论文11篇。依托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开展实习(实训),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和社会各界欢迎。
我校始终坚持扎根地方,紧密对接地方产业,着力建设了江西省工业陶瓷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级科研平台和湘赣边区域合作发展研究院等6个校级科研平台。学术氛围日益浓厚,举办了第三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首届海峡两岸傩文化学术研讨会等20余次大型学术研讨会。升本以来,立项省级以上课题6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项、国家社科基金3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3项、国家语委课题5项;编制行业标准8项;发表论文23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EI期刊论文50余篇;编写教材、出版专著280余部;获发明专利授权70余项。
风好正是扬帆时。立足新建本科院校实际,学校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具备了应用型高校的基本形态,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融入地方发展,对接产业需求”等方面初步形成办学特色。面向未来,学校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新乡学院重点学科新乡学院重点学科 新乡学院院校简介新乡学院院校简介新乡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具有红色革命基因、改革开放基因的学校。2007年由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平原大学、新乡市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河南省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重点学科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重点学科 新乡医学院院校简介新乡医学院院校简介新乡医学院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是河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西医本科院校。学校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医学博士罗维灵在古城卫辉开办的西医诊所,医学教育肇始于1922年惠民医院护士学校,招收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并由中华护理学会(1923年名为“中华护士会”)颁发文凭。1949年冀鲁豫卫生学校及哈励逊医院迁入,于19
一、2024萍乡学院在重庆招生计划招生省份招生年份科目批次招生专业招生人数学费学制重庆2024物理本科普通批机械电子工程24120/4重庆2024物理本科普通批工程管理23880/4重庆2024物理本科普通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4120/4重庆2024历史本科普通批商务英语(只招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23880/4重庆2024历史本科普通批学前教育(师范)(师范类专业,不招色盲)23880/
重庆三峡学院重点学科重庆三峡学院重点学科 重庆三峡学院院校简介重庆三峡学院院校简介重庆三峡学院始建于1956年,坐落于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市万州区。199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被重庆市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历经60余年发展,学校成为重庆市首所倡导“绿色教育理念”、力推“绿色教育产教融合”的本科高校
重庆文理学院重点学科重庆文理学院重点学科 重庆文理学院院校简介重庆文理学院院校简介重庆文理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重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渝州教育学院分别创办于1976年和1972年;2001年5月,两校合并组建为渝西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重庆文理学院。学校坐落在重庆市永川区,有红河、星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767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
外交学院重点学科 学院建立了一批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重点学科,如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法、世界经济、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等。 外交学院院校简介外交学院院校简介外交学院是以服务中国外交事业为宗旨,培养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规模、高层次、特色鲜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属高校。在周恩来总理倡议下,1955年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成立。周总理为学院亲笔
运城学院重点学科 应用数学学科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 运城学院院校简介运城学院院校简介运城学院坐落于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山西省运城市,前身为始建于1978年的运城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山西省人民政府决定,由运城师范专科学校、运城教育学院、河东大学三校合并组建运城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运城学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建校以来始终秉承“立
绥化学院重点学科 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写作课是省级精品课。 绥化学院院校简介绥化学院院校简介绥化学院是黑龙江省属公立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中国寒地黑土绿色物产之乡绥化市,与省会哈尔滨相距70余公里。学校办学历史悠久。1953年,经黑龙江省教育厅批准,绥化县创办了绥化师范学校;1971年,绥化地区在原绥化师范学校的基础上组建绥化地区师范学校;1
2025-01-13 16:37:44
2024-09-27 21:00:30
2024-09-27 22:36:41
2025-01-14 02:36:35
2024-11-28 11:24:37
2024-11-20 18: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