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南昌航空大学是双非吗?

2025-05-14 17:59:24 | 大淄博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工科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6010406隶属于:江西省教育厅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南昌航空大学是双非吗?相关的问题,今天,大淄博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南昌航空大学是双非吗?

南昌航空大学是双非吗?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在双非大学中档次较高的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位于江西省会南昌,是具有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防科技工业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等,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南昌航空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这个学校不属于985、211院校,是本科院校。学校内既有一本专业的招生,也有二本专业的招生。虽然这所学校的排名不算很高,但是如果成绩中等但是报不了重点一本的学生,那可以考虑一下这所学校。

南昌航空大学拥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6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与国内顶尖大学相比,南昌航空大学的档次不算高。与全国2700多所大学相比,南昌航空大学确实是一所档次较高的本科大学。

南昌航大在江西省来说是一所很优秀的一本大学,是一所堂堂正正的江西省重点大学。从2021年开始,在包括江西省在内的全国一些省份,南昌航大全部的专业均实行一本招生。近些年来,南昌航空大学在全国进步明显。

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优美,在这里度过了大学四年,有三个食堂,师资力量较好,老师们认真负责,印象最深的是图书馆,馆,软件硬件都挺好,就业率较高,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个有着高品质师资,学生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关系融洽,可以在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的学校、学校的基础设备也远高于同一水平学校,对外能够与其他学校进行友好交流。

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所很好的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水平比较先进,对学生要求严格,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学校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

南昌航空大学是双非吗?

南昌航空大学是几本

一、南昌航空大学是几本?
说明 :教育部门并没有划分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毕业证上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是几本大学只是民间的一种说法。(某大学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一本大学,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话,通常认为该大学是二本大学)
根据公开信息可知:南昌航空大学在全国基本是本科一批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南昌航空大学是一本大学。
二、南昌航空大学是985和211吗?
根据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可知,南昌航空大学不是985大学也不是211大学。江西没有985大学,以下是江西211大学名单:
江西211大学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学校类型
1
南昌大学
综合
三、南昌航空大学简介南昌航空大学(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位于江西省会南昌,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具有航空、国防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防科技工业全国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原为航空航天部所属的6所高校之一,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8年被确定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南昌航空大学是双非吗?

南昌航空大学是211院校吗?

南昌航空大学不是211工程高校,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教、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学校肇始于1952年创办的汉口航空工业学校,1953年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1954年迁址南昌,1956年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2007年更名为南昌航空大学。

学校秉承“日新自强、知行合一”的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的校风和“团结自强、拼搏向上”的昌航精神,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国防”的服务面向,以航空国防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家航空工业和江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已经初步建成工科优势明显、航空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

学校历史

1951年9月17日—22日,航空工业管理局在沈阳召开第一次航空工厂厂长会议,确定立即兴办航空教育,研究了 《中级技术人员教育计划》 和 《初级技术人员教育计划》,决定创建南京、 北京、 哈尔滨和汉口4所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并由各航空工厂开办技工训练班;12月,航空工业管理局决定将武汉311厂改建为汉口航空工业专科学校,并派干部到厂负责学校筹建工作。

1952年3月15日, 学校正式启用汉口航空工业学校印章,标志着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正式成立;10月,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指示,学校正式改名为汉口航空工业学校。

1953年1月30日, 航空工业管理局通知学校,正式将学校从汉口迁至南昌昌,并指示学校立即进行筹备, 派人前往南昌选择校址;2月21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决定各校更改校名,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改为武汉第六工业学校;9月17日,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决定, 各航校和技工学校启用新的统一编号和校名,汉口航空工业学校改名为中南第一工业学校,简称“中南一校”。

1954年8月, 学校从武汉迁到南昌。

1955年6月,第二机械工业部决定中专学校更改校名,中南第一工业学校拟改为南昌工业学校;9月12日,第二机械工业部办公厅通知,部属各校从9月10日起改称新校名, 中南第一工业学校正式改称南昌工业学校。

1956年2月, 学校先后接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四局和第二机械工业部的通知和命令,将南昌工业学校改名为南昌航空工业学校;3月16日,正式启用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新校名。

1965年8月, 南昌航空工业专科学校的名称撤销,学校仍称南昌航空工业学校。

1969年6月10日,第三机械工业部军管会下达通知,将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改为国营赣江机械厂,代号为南昌 502 厂。

1978年4月1日, 经国务院批复,恢复和增设55所高等院校,其中南昌航空工业学校改建为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5月29日,第三机械工业部转发教育部 《关于同意恢复和增设普通高等学校的通知》,正式决定增设南昌航空工业学院,以南昌航空工业学校为基础改建。

1980年9月, 学院开办了电视大学无线电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班;12月28日,经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 成立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夜大学”。

2017年12月,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近21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60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有双职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42人次;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井冈学者”特聘教授、“青年井冈学者奖励计划”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主要学术与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等省部级人才33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3月,学校设有17个专业学院,有3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科技学院,有70个本科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个江西省一流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批6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拥有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

特色专业如下:

国家级一流专业:环境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软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

江西省一流专业:经济学英语应用化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土木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表演动画

江西省特色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英语、应用化学、环境工程、自动化、飞行器制造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应用化学、新闻学、动画、工程管理

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测试技术与仪器、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自动化

江西省一流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

学生成绩

截至2020年12月,近五年,学校学生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奖4500余项,受理专利651件、授权359件,发表论文1000余篇,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95项;曾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金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moMaster机甲大师赛全国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一等奖等荣誉。“天宫开悟”项目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新锐创意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环境光催化及资源循环利用团队”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江西省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并确定为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基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参与),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以及省部级社科成果奖20余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0多项;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0多篇,出版论著180余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其他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25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社科项目近20项;承担江西省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社科重大招标项目、行业科技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800多项。

学术期刊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季刊;先后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用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同时还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2007年被《美国化学文摘(CA)》全文收录,2009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2007年进行的首次全省学报评估中,被评为“优良学报”。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南昌航空大学主办的具有理论性和学术性的综合刊物,设有政治、哲学、经济、管理、文学、史学、法律、教育等栏目;已被众多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收录,如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电子版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台湾华艺(airiti)电子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2015年3月,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失效分析与预防》是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南昌航空大学和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主办,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失效分析中心、中国航空学会失效分析专业分会承办的金属学与金属工艺类技术刊物,主要刊登与失效分析与预防有关的学术论文;被中国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其中包括权威的检索机构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波兰《哥白尼索引》(Index Copernicu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是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的统计源期刊,并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台湾华艺数位等网络出版机构长期合作;在2010年江西省科技期刊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期刊”。

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乌克兰等20个国家的70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爱尔兰高校共同举办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校中外项目生突破1600人。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院校,开设了航空工程(含航空维修)、工商管理、土木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等4个本科全英文授课专业和多个研究生层次中英文授课专业;开展学生出国(境)交流工作,年均出境交流学生300余人,其中公派出国(境)100余人,先后获批国家公派《赴乌克兰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优秀本科生交流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项目》《赴俄白乌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与俄白乌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与匈牙利政府互换奖学金计划》等出国留学资助项目。 大淄博

211工程 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大淄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南昌航空大学是双非吗?”相关推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双证的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双证的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是双证的吗? 是的。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修完规定的课程且成绩合格,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颁发注明“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并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学历、学位证书双证)。 非全日制,原则上利用双休日授课,授课地点北航学院路校区。北航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定向就业类别

2024-10-02 13:25:30
南昌航空大学代码是多少?
南昌航空大学代码是多少?

南昌航空大学代码是多少? 10406是南昌航空大学的代码。 院校代码一般指高校国标码,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而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代码查询方法: 一、《报考指南》 高三毕业班的学生都会由学校统一

2024-10-16 00:03:34
民办也叫双非吗
民办也叫双非吗

民办也叫双非吗 民办学校并不等同于“双非”高校。这里的“双非”特指内地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普通本科院校。“双非”一词最初用来形容那些既非“211工程”也非“985工程”的普通本科高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国家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调整,2017年,“211工程”和“985工程”正式合并为“双一流”建设。自此,“双非”一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专指非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普

2025-05-12 05:06:52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是双非院校吗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是双非院校吗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是双非院校吗 青岛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属于非985和非211的双非院校范畴。尽管如此,学校在山东省内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山东省的重点大学之一,也是继另一所高校后第二所加入国家111计划的双非院校。这表明青岛理工大学在某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从学校整体实力来看,青岛理工大学不仅是一个CDIO工程教育联盟的成员单位,还被选为国家111计划高校。同时,它也是教育部卓

2025-05-09 16:35:4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军事院校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军事院校吗

南京航空大学是985还是211是几本 是211,一本。因为南京航空大学指的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类为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等,而且在各大省份的招生批次为第1批次,所以南京航空大学是211,一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军事院校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名城南京,是一所享有盛誉的

2025-05-14 12:51:53
国内双非大学排名(双非大学100强排行榜)
国内双非大学排名(双非大学100强排行榜)

国内双非大学排名 国内双非大学排名:浙江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江苏大学等。 2、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浙江工业大学。 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24-12-11 04:13:45
双非大学排名 全国双非大学排名一览表
双非大学排名 全国双非大学排名一览表

双非大学排名 双非大学排名: 1、华南农业大学 2、昆明理工大学 3、深圳大学 4、上海科技大学 5、燕山大学 6、首都医科大学 7、扬州大学 8、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9、山西大学 10、河北大学 11、上海理工大学 12、福建师范大学 13、浙江工业大学 14、江苏大学 15、浙江师范大学 16、空军工程大学 1

2024-12-08 04:28:25
民办双非三本大学排名榜 #双非大学排名#
民办双非三本大学排名榜 #双非大学排名#

#双非大学排名# 双非大学排名如下: 1、深圳大学:全国排名第68位,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所综合类高校。 2、浙江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75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理工类高校。 3、江苏大学:全国排名第77位,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综合类高校。 4、扬州大学:全国排名第79位,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所综合类高校。 5、南京工业大学:全国排名第81位,位于江苏省南

2024-11-24 13: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