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2024-10-14 16:31:55 | 大淄博

今天大淄博小编整理了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加分政策有文艺特长加分、科技创新以及竞赛奖项。

1、文艺特长加分

高考加分政策的一类是文艺特长加分,这意味着如果表现出色,像音乐、美术、舞蹈方面的专业技能,还有其他多种表演艺术方面的特长,都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在某些省份里,这些项目的加分数量高达50分,甚至更多!

2、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也是高考加分政策的一类。这个政策适用于创新能力杰出的考生,让他们获得加分机会。不仅如此,许多高校和学校还会专门开设科技创新实验室和研究中心,为伏枯伏学生提供独特的科研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提高创新能力。

3、竞赛奖项

高考加分政策是竞赛奖项。比如,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科学与技术竞赛等等。无论参加哪种赛事,如果在其中获得了奖项,那么就能获得额外的加分,这种奖项通常也是最容易获得的加分。

高考取消加分内容

1、取消部分全国性加分项目

2015年,教育部严禁擅自扩大全国性加分项目主体范围。根据安排,今年26个全国性加分项目将全部取消。同时,教育部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地方性加分项目。各败腔地根据实际对相关项目分别研究论证,进一步减少加分项目,降低加分分值。

2、地方性加分政策将减少三成

按照规定,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除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之外,其他地方性加分项目原则上将全部取消。

各地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取消除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外的其他所有地方性加分项目,逐步减少加分项目、取消二类缺携地区之间的加分差异。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天津高中艺术特长生高考政策是什么

天津高中艺术特长生高考政策如下:

艺术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美术、舞蹈、足球、篮球都可以加分,最高加分不得超过20分。手球、击剑、射击、棋类等11个体育项目的省级竞赛单项前5名、集体前3名的主力队员能加20分。

加分政策

1、在高中阶段有思想品德方面突出事迹并且受到省级以上党委和政府表彰者会给予20分的加分。

2、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区一等奖或者能够晋级到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同学可以获得20分的高考加分。

3、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国际科学和工程大奖赛或者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的获奖者也可以得到20分的加分。

4、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或者是参加过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一级全国运动会的高考生,并且在比赛中获得过前六名的成绩或者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可以有教育考试院获得全省统一认定,也会予以20分的高考加分。

5、少数民族考生和华侨子女以及台湾籍的考生,还有烈士子女也会获得10分的高考加分。

一般艺术特长生可以在一本线上、学校投档线下20分进行录取,打比方,某大学一本投档线是620分,省招办划定的一本线是590分,那么艺术特长生最少要考到600分就可以录取。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放宽到一本线,也就是说590也可以被这个大学录取。 大淄博

只要有艺术特长就可以去报名,某些省没有组织统一考试,考生都是直接到有招生的学校去报名和考试。艺术生同时拿到艺术特长生资格,报艺术专业将不予加分,相当于普通艺考生。但如果某一批次报了这个学校的普通类专业,可以加分。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

高考加分特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特长


艺术特长是高考中常见的加分项。如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类的特长,若考生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标准,经过专业测试并获取相应证书,即可获得加分资格。其中,艺术水平较高的考生更有可能获得显著加分。


二、体育特长


体育特长生是高考中另一大加分群体。例如,田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的优秀表现,获得省级或国家级比赛奖项的考生,往往可以获得加分。体育特长生的加分不仅体现了考生的体育才能,也反映了其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科技创新及发明


科技创新及发明在高考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若考生在某些科技领域有突出表现或发明,并获得专利或省级以上竞赛奖项,往往可以获得加分。这一政策旨在鼓励和培养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社会实践及综合素质


此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考生也可能获得高考加分。如参与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若表现优秀,经过学校推荐并审核通过,也可以获得加分。


以上特长的具体加分标准和政策可能因地区和年份而异,考生和家长需密切关注当地教育部门的通知和公告,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同时,拥有这些特长不仅需要天赋和努力,更需要持续的锻炼和积累,才能真正在高考中获得加分。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相关推荐
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呢?
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呢?

2024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呢? 2024年高考加分项目有哪些如下: 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 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国家级别的学科竞赛,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多个学科。在参加奥赛并取得一定成绩后,可以获得高额的加分。 二、实验技能类比赛 实验技能类比赛包括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等,通过参加比赛来展示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也能够获得高额的加

2024-10-14 15:33:10
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
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

2022年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政策是什么 2022年体育特长生加分政策如下: 中考: 1、中考加分的特长有美术、体育、音乐、科技,这些项目都要要参加校级和市区级两级测试,两项测试全部合格,才有可能以特长生身份被录取。 2、中考体育特长生要测试专项和素质两项:专项占50分,素质占45分、考生基本身体条件占5分。 3、每个学校对招生的要求和认可度是不一样的,要视具体的学校情况而

2024-10-14 16:12:34
自考本科法学不能参加法考吗?全国放宽政策地区有哪些?
自考本科法学不能参加法考吗?全国放宽政策地区有哪些?

自考本科法学不能参加法考吗?全国放宽政策地区有哪些? 为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贯彻落实过渡期内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政策要求,根据《实施办法》等规定,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对原放宽条件地方继续实施放宽政策(2021-2025年),并对放宽条件地方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共涵盖全国25个省(区、市)的1000余个县(县级市、区),详见2023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工作的司法部公告。报名

2024-10-01 08:36:30
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有哪些?
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有哪些?

大学生资助政策 一、国家方面 1、国家助学贷款(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支持的贷款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生。 当你拿到本、专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入学前你可以向户籍所在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也可以在入学后向就读高校申请校园地助学贷款。 原则上每生每学年最高申请金额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不超过12000元)。利率按

2024-08-27 17:34:28
高考特长生加分项目有哪些
高考特长生加分项目有哪些

高考特长生加分项目有哪些 高考特长生加分项目主要包括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以及其他特殊才能等几个方面。 在艺术类方面,高考特长生加分项目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多个艺术领域。例如,音乐类特长生可以参加省级以上的音乐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以此来获得加分;舞蹈类特长生则可以通过参加舞蹈考级或舞蹈比赛来展现自己的舞蹈才华并获得加分。美术类特长生可以通过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美术比赛、展览等活动获

2024-10-14 15:49:19
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211类大学有哪些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211类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二、社会政策专业简介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学术修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够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社会政策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海内外享有卓越声誉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社会政策概论》《社会政策理论》《中外社会政策思想史》《社

2024-08-20 21:28:19
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985类大学有哪些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985类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二、社会政策专业简介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学术修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够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社会政策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海内外享有卓越声誉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社会政策概论》《社会政策理论》《中外社会政策思想史》《社

2024-08-20 21:02:47
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哪些开设社会政策专业的双一流类大学有中国农业大学。二、社会政策专业简介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养和学术修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够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社会政策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海内外享有卓越声誉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社会政策概论》《社会政策理论》《中外社会政策思想史》《社

2024-08-20 21: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