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4-10-23 12:03:29 | 大淄博

今天大淄博小编整理了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中考强基计划适合成绩优秀的考生、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的考生、想冲刺更高水平大学的考生、有竞赛奖项的考生、有深造打算、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

哪些学生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1、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或学科能力突出对学生来说如果在某一基础学科方面非常感兴趣,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倾向于基础学科,那么强基计划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2、成绩优秀的考生虽然强基计划入围成绩最低要求在一本线上,但强基计划试点高校院校层级较高,39所高校全部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非常多。并且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的分数来入围,所以成绩越好,对报考越有把握。
3、有深造打算、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强基计划多设计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大多数高校本硕博连读至少需要8年时间,并且不能转专业,考生家庭最好可以负担“本硕博连读”的费用。但对于未来有规划,想要进行本硕博连读的学生来说,强基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
1、高三考生,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且参加了高考。(应届生和复读生均可)。

2、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有获奖记录能够证明具有学科特长。
3、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祝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强基计划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强基计划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须参加统一高考。

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报名需要学校推荐吗

强基计划报名是不需要学校推荐的。你可以关注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在其发出强基计划的通知后自主报名强基计划一般学校是不组织学生报名的,需要考生自己报名,但是也有可能有些学校会同意组织。

可以问下学校老师哈,然后你自己也关注你想要报考的学校的强基计划信息,准备好其需要的相关资料,关注报名时间,千万不要错过时间。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2022年增加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开展强基计划试点。试点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根据相关文件指示,对于强基计划招收的考生,各高校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

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同时也应该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这一点对本科生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大淄博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1. 强基计划适合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这些考生通常高考总成绩达到或接近本科一批控制线,且与一流大学的成绩差距不大。对于成绩稍逊一筹、未能达到一本线的考生,强基计划可能不太适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即便是距离顶尖大学分数线有一定距离的一本线考生,也应谨慎考虑,避免因报名未通过而影响高考心态。
2. 适合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在高中阶段,如果考生在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了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项,并且高考成绩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那么他们非常适合强基计划,尤其是那些选考科目与目标学校要求相符的学生。
3. 适合自我管理能力强的考生。强基计划提供小班制教学,学习负担不轻。此外,大学生活相对自由,需要学生自我管理。因此,选择强基计划的家庭应全面评估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性格、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4. 适合热爱基础学科的有志青年。这些考生应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远大志向,坚定的信念,以及成为关键领域专家或领军人物的强烈愿望。强基计划主要涵盖基础学科,且转专业限制严格。若考生对这些学科不感兴趣,报考可能得不偿失。
强基计划的优势包括:
1. 报名条件相对宽松。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的报名门槛较低,所有具备高考资格的考生都有机会报考。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的考生有机会进入校考环节。
2. 分省录取机制更公平。强基计划按照各省份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比例分配招生名额,相较于自主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这一机制更加公平。虽然竞争激烈,但部分省市的学生可能因此获得机会。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中考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成绩优秀、对基础学科感兴趣、想冲刺名校、有规划、有竞赛奖项的考生报考。 1、成绩优秀的考生。 强基计划入围成绩最低要求在一本线上,但强基计划高校院校层级较高,39所高校全部都是每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报考这些学校的学生非常多,并且强基计划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的分数来入围。所以成绩越好,对报考越有把握。 2、对基础学科感兴趣的考生。

2024-10-14 15:37:57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基础学科突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优秀考生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有哪些?.起步

2024-10-16 19:49:41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ǔ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ǔ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ǔ 2022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第三年,从近两年的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所以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也明确了两类招考对象的具体条件: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高考总成绩达到本科一批控制线及以上;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高中阶段在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

2024-10-16 16:01:39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强基计划有哪些学校?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 2022年我国总共有36所高校参与强基计划,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等,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都为我国实力较强的名校。学生可以通过强基计划就读这些学校的相关专业,招收强基计划的专业大多是生物类,化工类,数学类,历史类,汉语言文学类等专业。强基计划比较适合于对这些学科感兴趣,且希望通

2024-10-14 16:50:29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清华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清华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2023入围分数线为一本线。 1.强基计划背景 强基计划是天津大学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实施的一项招生计划。该计划旨在选拔具有全面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 2.强基计划的目标 强基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强、创新创业意识突出、具备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

2024-10-20 01:00:47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有什么优点?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有什么优点?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有什么优点?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有什么优点? 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的简称,主要为了选拔培养一些能够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策略的优秀学生,那么这个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生进行报考呢?考上强基计划有什么好处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一、强基计划适合对象: 1.成绩优秀的考生:强基计划高校都是层次较高的名校,并且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到低入围,所以成

2024-10-14 17:37:44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什么样的成绩可报考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什么样的成绩可报考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适合哪些考生?什么样的成绩可报考强基计划? 随着高考拉下帷幕,一批一批成绩优异的考生和无数的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取一个理想的学校。最近,各大高校取结果纷纷通知,又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热切关注的录取季,而高考的竞争压力十分的大,一分就可能是上千名的差距。一分改变命运,一分改变人生,所以很多家长和考生们都热烈的关注了很多高校和国家推出来的计划。希望孩子们考取的每一分都不被辜负,其中成绩优

2024-10-23 06:45:44
强基计划在哪里填报志愿 适合哪些考生报考
强基计划在哪里填报志愿 适合哪些考生报考

强基计划在哪里填报志愿适合哪些考生报考 强基计划统一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平台 ,考生用身份证号和手机号注册账号,进入报名系统选择相对应的学校填写报名信息即可。 一、强基计划在哪里填报志愿 强基计划统一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平台,考生用身份证号和手机号注册账号,进入报名系统选择相对应的学校填写报名信息即可。 1、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2、根据自己

2024-10-14 17: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