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06:43:15 | 大淄博
2020年高考中,湖南省理科总分第一名叫杜青云,来自岳阳文郡洋沙湖中学,他的高考成绩如下:语文123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理综289分,政策加分20分,总分718分。
这位低调的湖南理科状元,选择不接受媒体采访。
两次高考,一次全省第二,一次全省第一值得注意的是,杜青云是一名复读生,而且是一名“出身不凡”的复读生。因为他曾经在2016年的高考中,以704分的成绩排名湖南省理科第2名,并进入北京大学著名的光华管理学院就读。
要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不是达到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就能随随便便就读的学院。
至于杜青云为什么要从让众人仰望的、前途无量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退学复读,他本人并没有透露,而他身边的朋友认为可能有2个原因:
一是杜青云并不喜欢学金融相关专业,这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或许他在报志愿时比较盲目,所以盲从地报了一个北大比较“火”的专业,但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
二是杜青云考入北京大学时年仅16岁,他年纪比其他同学小,加上其孤傲的性格,也许并不能很好地融入身边全是优秀同学的大学生活中。
从清北退学复读,又重新考回清北的,杜青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杜青云这次考了湖南省理科第一名,他的目标或许是清华大学,而非之前的北京大学。
在杜青云之前,也有好几位学霸考生,从清华北大退学,复读后取得了省状元,而目标院校同样是清华北大。
2019年湖北省理科状元常书杰高考分数712分,成功考入清华大学。他同时也是2015年湖北省理科第8名、钟祥市状元,当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因为沉迷于游戏而不思进取,放弃了学业,在大三时被北大退学,成了人生灰暗的一笔。好在知耻后勇的常书杰没有放弃自己,卷土重来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仍然优秀。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学霸王宇航,以699分的成绩名列襄阳市理科第二名,同样,他也是一名复读生,他曾经在2018年以697分的好成绩进入清华大学,但由于所学专业并不符合自己未来从事AI(人工智能)方面研究的职业规划,因此勇敢地选择了退学复读。
杜青云不会是第一个从清北退学又考回清北的考生,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名校学生退学复读,给我们哪些启示?从杜青云等考生的经历来看,我们明白了有的学霸真的是当之无愧的学霸,真金不怕火炼的那种,只要他想学习、想考试,就一定能成功。我们在佩服他们的同时,又引起了我的思考: 大淄博
1、名校学生退学复读,是否占用宝贵的教育资源?
以前面提到的几位同学为例,明明已经考进了清华北大等名校,却因为个人原因退学复读,无论是从自身职业规划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个人前途方面着想,他们这种行为都是带有“利己”属性的,他们在又一次考取高分、拿到重新进入名校入场券的同时,也挤占了别的同学进入名校的名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属于教育资源的重复利用。
2、由于报考志愿时的盲目、盲从、导致了入学后的不喜欢、不适应
对于多数考生来说,高考报志愿时是比较盲目的,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目标,通常是高考分数公布之后才开始考虑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而由于对专业实际所学内容的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导致在报志愿的短短几天内难以选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这种报志愿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很容易导致入学后学习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原来自己所报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象的模样,自己学习起来极其费力,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1)我国的教育中,至少从中学开始,就要逐步进行学生们未来职业规划的渗透和教育,要让学生们知道,各种专业工作的意义、利弊、具体从事的工作以及成长路径,让学生们在应付中考、高考的同时,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有设想,而不是盲目的只会考而不会报。
(2)学生和家长们要提前着手,从多渠道收集志愿报考信息,不要仅从字面上了解专业名称,最好能听从学长学姐们的现身说法,毕竟,高考报志愿实际是一场“信息战”。
3、选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该硬着头皮学下去还是坚定的退学?
相信有很多大学生,由于报志愿时了解不深入或者失误,又或者考分不够出现专业调剂,学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并不了解的专业。那么,这个时候应该硬着头皮学下去,还是选择退学复读呢?
我认为,对于自己有清晰的职业路径规划,并且对自身实力有充分信心和把握的学霸,比如前面的几位,可以选择退学复读,无非是耽误几年时间而已,如果把这几年时间与未来自己能从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如鱼得水的行业相比,这种代价是微不足道的。
而对于其他考生,我认为如果想选择复读的话,一定要谨慎。
(1)复读有风险,你退学后重新高考,在重压之下不一定能考出比之前更好的成绩,考上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如果复读失败,那就相当于赔了夫人又折兵。
(2)学习就像是谈恋爱,刚开始不喜欢,也可能学一段时间就慢慢地有了感觉,通过学习的深入一定会发现该专业的更多优点和兴趣,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一定成就。
(3)大学里可以转专业,大一时一旦发现专业不喜欢,那就要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争取在大一结束时通过靠前的成绩排名获得转专业的机会。
(4)实在不喜欢所学专业,可以在保证考试成绩能够毕业的同时,学习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争取在考研时跨专业考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考研是你除了高考之外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一定要牢牢抓住!
作为自带学霸体质的清北名校同学们,由于种种原因退学复读,或许是又一次证明自己、并且牢牢掌握自己人生航向的机会,我们只有羡慕和钦佩的份儿,而不敢贸然做选择。
对于高考报志愿的专业选择,真的要在获取充足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慎重选择。而退学复读这件事,更要慎之又慎,灵活变通一下,其实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在实现人生价值方面,条条大路通罗马。
对于可以加分的人来说,肯定有用。
毕竟加分,肯定比没加分好。假如本科线是500分,自己只考了个490,差个10分,假如自己是少数民族,可以加个10分20分的话,那么一下子就达到了本科线,可以报名一些比较好的高校了。
但是,对于某些学渣来说,只要分数特别低的话,不管有没有加分,对他们的用处都不大。
毕竟,本科线500分,自己考个300分,就算加个20分,也达不到。
所以加分这个,要看人的。
另外要加多少分,都是看政策袜渗的,每年的政策都可能会有点改早闭动。所以只能等陆好裂消息。
我想象中的大学是可以在学海里恣意的,是无忧无自由自在的。但刚到这同学们个个都打算要埋头苦考,明明不喜欢英语还是在准备考四级,电脑二级。我想自己终究还是个俗人,毕竟四年之后还得找工作,不能在起步时就落后,说这话是多么的无奈啊,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计划。
大一:自由
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多参加学校社团活动,了解交际技巧。
学习英语:上课时认真听讲,珍惜去语音室听听力的时间。为提高英语水平,争取更多发言机会,尽可能和同学交流;计算机:提高打字速度,学好课本上要求的课程如 word 等办公文件,学习制作网页基本知识,熟练掌握网上查找信息功能的能力;专业知识:看相关的书籍,对其中的一些概念有初步了解,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准备;公共课:上课占前边的位置,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积极勇敢的回答问题。对有兴趣的科目,利用图书馆互联网进行深人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上课配合好老师工作做好老师要求的动作,不挂体育课学
好篮球。
生活早睡早起,坚持锻炼才能身体棒。
大二:紧张
在课余时间多,了解自己的专业做与本专业有关的活动,努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学习英语加大课外阅读量并以此加大词汇量,为考试英语四级打基础。英语作为一种沟通手段需要学习来熟练掌握,而
沟通技巧
与能力则需要通过锻炼来得到提高。计算机:加强有关专业知识方面的练习。
大三:冲刺
目标所定在提高专业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目标所定在提高专业技能,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术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验。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假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 心得体会 。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大四:找工作
找工作,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定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检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
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技。
吉林省高考加分政策2022 吉林省高考加分政策2022 2022年高考将在6月7日开考,农村户口加分政策:独生子女加20分,其它的就是该考生有见义勇为行为的,经过评审后加10-20分不等,烈士家属的考生加20-30分,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至于其它的考生不予以加分,除非是特殊的考生经过评审通过后才可以加分。 城镇户口独生子女并没有高考加分政策。省份不同,政策不同。少数省份对农村独生子
2015年吉林省,少数民族满族高考加分吗 你好, 一、我省高考(课程)照顾加分政策出台背景及依据: 随着近年来高考公平的呼声越来越高,高考加分政策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备受诟病。 2014年9月3日,国家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明确提出“要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 12月15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
少数民族高考可以加多少分?汉族有什么政策能够享受加分吗? 5-15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
2022考大学还有民族加分吗可以加多少分 少数民族高考能加分。但各省加分的条件和分数不同。一般情况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5分。有关地方要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 少数民族高考还有加分吗 有。受不同地区保护并给予额外政策点的少数民族。即使在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有一些民族不给加分。每年冬天前后,地方政府都会出台一
青海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 青海高考加分政策2023年如下: 1.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2023青海高考加分10分投档 2.烈士子女,2023青海高考加分20分投档。 3.对连续在牧区工作15年以上、现仍在牧区工作的汉族干部职工子女和世居牧区的汉族群众子女,其户口在当地、从小学到高中全过程与当地少数民族学生接受同等教育条件者,2023青海高考加分10分投档
山东2026年高考报名人数 山东2026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30万人。 高考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它是我国教育部门主办的一项国家性考试,主要评估考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也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考成绩直接影响考生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一本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如何准备高考 1、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任务
贵州高考加分政策 2023贵州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最新政策如下: 1、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5分;2024年起,该区域取消该项目加分。 2、2022-2023年,贵州二类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拦隐轮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10分;2024-2025年,该区域参加高考的少数民族考生,符合“三统一”条件的,加5分;2026年起,该区域取消该项目加分。
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 1.8省区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 首先我们看到第一大类省区,这些省区对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属于无条件加分。包括北京、天津、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和湖北共8个省区。在这些省区只要是少数民族就可以获得加分,对是否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不做要求。 2.山西省少数民族全部不加分 其次我们看到第二类省区,只有一个山西省。山西省对少数民族考生不加分,仅执行同等条
2024-10-27 06:05:39
2024-10-27 21:27:00
2024-10-27 07:55:37
2024-10-27 10:13:22
2024-10-29 08:06:53
2024-10-28 02: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