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09:34:11 | 大淄博
1.什么是自主招生?哪些学生适合参加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现行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一种补充,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
?学生只要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就可以参加自主招生。
2.自主招生有什么用?
自主招生是学生高考的“保险”:当学生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某大学统招的分数线时,可以使用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进入该大学。
小例子:例如2017年北大在河南省的最低投档分数线在672分。
某重点高中一尖子生发挥不是太好,考了650分,但他通过了北大自主招生的初审,并且在复试中表现优秀,获得30分加分(降分录取),加分后为680分,高于北大的最低投档线,最终顺利进入北京大学。
3.没有任何奖项和竞赛经历,就不能参加自主招生吗?
没有任何奖项和竞赛经历,也可以参加自主招生。纵观2017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条件,虽然都需要各种奖项,但是也有少部分高校招收单科成绩或者是综合优秀类的考生,其中不乏哈工大、西安交大、华科、华南理工等知名高校。
4.怎样参加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是大学公开发布信息、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全程公开的招生形式。几个重要时间节点要注意:
5.一个考生可以参加多个大学的自主招生吗?
可以。在投递材料、获得初审资格、参加考试等环节中,一个学生都可以同时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机会。
即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向多所大学提出申请、同时获得多个大学的初审通过资格、参加多个大学的考试,因而一个学生可能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加分。
但是部分高校也会明确表示不能同时填报多所高校。需要注意的是,在最后填报志愿时,只能使用其中一所大学的加分。
6.自主招生的初审和复试通过率怎么样?
初审的通过率因学校而异,除了C9+人大初审通过率较低外,其他大学通过率一般在40%左右。对于复试,由于缺乏数据,我们无法统计通过率。同时各校复试的形式、难度、考查范围都不相同,所以考生还要认真准备复试。
7.听说“校荐”取消了,高中还能为考生做推荐吗?
可以。国家明文规定取消“校荐”,但事实上,大学审核学生材料时最主要的依据仍然是学生的在校成绩,区别有两个:
(1)以前是给高中一定数量的推荐名额,由高中分配。现在是自主招生报名的时候需要有“推荐人”。中学有给做推荐的考生通过初审的几率更大。
(2)以前高中在分配校荐名额时会注意每个学生只有一个校荐机会。即清华给某中学20个校荐名额,北大给该中学25个校荐名额,学校会把这45个名额分配给45个不同的学生。现在学生自行申请,一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多个大学,获得多个大学的自招资格。
8.听说自主招生报名还需要专家推荐,什么样的专家推荐有用? 大淄博
学校班主任、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大学教授、居委会、学生社团、公益组织……全都可以写推荐信。
除竞赛奖项和学习成绩之外的申请条件,都是“附加项”,推荐信是高校初审的参考选项,来大致评定考生综合素质。
9.参加了自主招生,还能参加高校专项计划吗?
如果招生高校没有限制,且时间不冲突,可以参加。
10.各年级学生现在可以做哪些准备工作?
高三(2018高考)的学生需要重点复习高考知识,如需参加相关竞赛,重点复习竞赛类知识。从高三以后,考生需要注意每次大考,例如,期末、一模、二模考试。
高校自主招生不仅仅会查看考生的相关奖项,对于考生的平时成绩也会参考。特别是高三阶段的成绩尤为重要。希望2018届考生不要放松警惕。
高二(2019高考)的学生可以提前参加各类竞赛训练。高二学生尤其可以参加信息和生物竞赛,尤其是生物竞赛,更容易获得奖项。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竞赛类的考生可供选择的专业较少,一般情况只能选择生物相关专业。
高一(2020高考,且不是高考改革年份)的学生,提前学习高中知识的同时,选择1-2科竞赛进行系统学习。
特别提醒各位高一高二的准考生,自主招生的报名材料准备工作应该在高一、高二准备,最晚也应该在高三上学期准备,如果拖到高三下学期准备,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高考计划。
建议高一和高二的学生应在提高学习成绩之余,参加一些学科特长竞赛、发表一两篇论文、或者申请一个专利,为自己多争取一个机会,拿一张“入场券”。
河南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科547分,理科499分;
本科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文科436分,理科374分。
扩展资料: 河南2018年高招政策有四大变化。
1.增加对特殊类型招生违规行为的惩处措施。
高校要认真执行有关特殊类型招生工作要求,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严格报名条件、材料审查、学校考核、监督制约和造假惩处,严厉打击证书、发明、专利、论文买卖和造假行为,不得将社会机构和公司提供的测评结果与招生工作挂钩,不得以“生源基地”等形式圈定中学范围。
2.对违志愿失信行为进行惩戒德衡量的依据,拒绝录取失信考生。
对于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不履行志愿约定的失信考生,当批次录取电子档案停止运转;录取后不入学,浪费招生计划资源,损害广大考生的利益,对录取后不入学实际就读等造成招生计划浪费的,2019年再次报名参加高考将限制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许其填报志愿的学校数不超过2个。考生失信事实将记入其个人诚信档案,在普通高招录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为对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据,拒绝录取失信考生。
3.丹江口水库移民的考生加分照顾政策不再有效。
根据《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优惠政策的通知》(豫政〔2008〕56号),移民搬迁后5年内,移民考生在中招、高招录取中给予降5--10分照顾。今年我省高招中,丹江口水库移民的考生加分照顾政策不再有效。
4.艺术、体育专科并入专科提前批录取。
原提前批中的艺术、体育专科并入专科提前批录取,批次安排进一步优化,考生选择更加合理,组织效率将显著提升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河南2018招生录取
自主招生备考:解读学科竞赛对自主招生/高考有哪些作用? 【#自主招生#导语】无了解到新高考的形势下,除了自主招生,考生能享受的高考加分、保送项目已经极其之少了,但不少同学、家长认为,自主招生、学科竞赛只是尖子生的事,我太普通了,可能参加也拿不到奖更拿不到加分……这么想真的就错了,很多家长考生已经在默默行动了,你还浑然不知而已,再不行动会错过最重要的高考加分录取机会! 学科竞赛你真的了解
浙江高考综合评价招生流程是怎样的 综合评价招生,是以综合素质为主,综合考生高考成绩、高校考核结论、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以及高校自身培养特色要求等五个维度的内容,对高考成绩达到省控线的入选考生,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综合评价招生是指部分省份在全国率先启动的高校招生改革重要举措,是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规定的四种选拔模式之一。 即省内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实行的面对
阳光高考如何报名高考自主招生? 工具/材料 搜狗搜索、阳光高考网 1、打开搜狗搜索,然后在搜索栏中搜索“阳光高考网”。 2、找到阳光高考网官网,点击进入,如图所示。 3、然后点击屏幕上方的登录进行登录。 4、有学信网账号的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即可,没有账号需要先注册,然后再登录。 5、登录之后,点击屏幕右上方的“特殊类型招生报名”。 6、然后在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中点击左上方的“自助
2024年各省高考状元盘点 本文仅为娱乐消遣,旨在鼓励优秀学子并为高中学子提供积极向上的动力,学习真知,成为社会和自我价值的创造者。 本内容由非官方民间人士提供,不涉及任何违规炒作行为。宪法赋予言论自由权利,只要不损害他人,不应轻易限制。 我们反对唯分数论,成绩的成功只是一生成功的一小部分,人生有多种成功方式。 表扬成绩优异的学子,并不与素质教育相悖,成绩差异源于学习能力与习惯,表
江苏高考政策05——啥是综合评价招生?要什么条件?该如何准备?(附2023各市学校参与情况) 综合评价招生是高考改革后的新模式,融合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和高中学业成绩,以综合总分择优录取。模式多样,多数采用631、85+15或73比例。该招生方式优势显著,包括初审通过率高、院校选择广泛、缓解高考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3年江苏有24所院校参与,分为A、B两类,覆盖了南京大学等重点院校
如何查询自己的高考准考证号? 高考准考证号是要在学信网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学校、高考报名网站、拨打咨询电话等方式查询。 1、学校查询:联系你所就读的高中学校,向学校的教务或招生办公室咨询,他们通常会保存有学生的高考准考证号。 2、高考报名网站:访问所在省份或地区的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在相应的高考报名系统中找到相关信息查询入口,输入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考生号等,就有
湘潭大学自主招生政策 湘潭大学自主招生政策: 1、学校招生计划管理部门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等因素制定年度招生总计划,经学校校长办公会审定后,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学校招生计划管理部门根据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招生总计划制定各专业招生计划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计划,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3、学校招生计划管理部
部队转业士官加分细则 1、军龄不满10年的不再安置,采取买断的方式:每年4.7万住房补贴服役津贴6个月工资。 2、军龄满10干龄满6年但军龄不满16年的,采取应金制,前10年每年3.2万,10年后按每年5.4万计,并给予解决住房问题,转业后每月发工资的百分比根据服役年限和立功情况、医辽保险金自己交可选择计划安置。 3、军龄满16年的采取自主择业退役金较以前有所增加,每月发全工资的百分比,
2024-11-10 22:55:25
2024-11-09 18:32:06
2024-11-12 07:14:40
2024-11-13 01:30:13
2024-11-07 17:19:43
2024-11-12 15: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