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7 07:46:07 | 大淄博
考试内容分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技能测试两部分。
1、文化素质考试
按普通高考报名且有语文、数学和外语学考成绩的考生,文化成绩必须使用学考成绩。没有相应学考成绩的考生,须参加学院组织的文化素质考试,不参加考试的成绩为0。
学考成绩不全的考生,可参加牵头院校组织的文化素质考试,也可使用现有学考成绩直接折算(所缺科目成绩为0)。
文化素质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合订一套试卷。每科120分,满分3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考等级折合成绩如下:A—110分,B—90分,C—70分,D—50分。
2、职业技能测试
使用河北省2018年“音乐类、舞蹈类、美术类”艺术统考成绩报考相应专业的考生,可不参加职业技能测试。省艺术统考成绩折算成 单招 职业技能测试成绩按不同考试种类满分比例关系确定,具体如下:音乐、舞蹈联考成绩(满分200分)×1.95,美术联考成绩(满分300分)×1.3。
没有或不使用2018年省艺术统考成绩报考相应专业的考生,须参加职业技能测试。报考专业及对应的考试种类详见附件一,满分390分,测试内容如下:
I音乐类:演唱(演奏)音乐作品一首,听音模唱,节奏测试,评委综合打分(可自带伴奏,除钢琴外其他乐器自备)。
II舞蹈及表演类:表演剧目一个,专业基本功测试,评委综合打分(可自带伴奏,可根据剧目要求穿戴演出服)。
III美术设计类:色彩、素描。色彩200分,素描190分(考生必须自带以下画具:画板或画夹、小画架、画笔、素描铅笔、水彩或水粉、水桶等),因不带画具造成无法参加考试的,该科成绩为0。
IV其他面试类:职业适应性笔试、面试。笔试190分,面试200分。(先集中统一笔试,之后分组面试)。
区别:
考试八类的专业素质测试形式与河北省艺术统考类似,但在考查点上有所不同,比如考试小种类中的第三小类“美术设计类”,联考单招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色彩和素描”基本素质,并不是考查学生的现有绘画能力和水平。
在命题上,虽然考试名称仍然叫“色彩”或“素描”,但考题内容设计却非常精巧。考试内容是经过多所院校的专家深度研讨后命制的,程度深浅和有无进行过美术专业训练的考生都可以画。
在阅卷的时候,评委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整体构图及审美能力,或独特的视角和创意等,因此认真构思和精心绘画是考试的关键,考生不必过分担心能不能参加考试。
有点差距
不是南北教育差异大,是有些地方考试压力小,好学校多,学生不用拼了命去学就能上较好的学校。
但有些地方,考生多,考试压力大,学生只能拿命学学校也管的严。
比如我们宿舍有个福建的室友,还有个衡水的室友,两个人聊高中,就都觉得不可思议。
南方教育水平肯定超过北方,这跟经济息息相关,基本是正相关。不要说北方有衡水中学,一个衡水说明不了问题,看全国数理化生物竞赛知道,南方省份完全压倒北方,衡水更是进不了竞赛名校,到CMO层次,衡水基本淘汰,竞赛基本反映教育水平。
另外一个说不上台面因素,就是以北京为代表的阅卷很松,文科,尤其是语文作文放水厉害,中考居然出现全科满分,受北京影响,河北阅卷也有很大放水嫌疑。从概率上讲,都是全国一卷,河北200/300个700+高分,而湖北没有上700的高分,说明什么问题?湖北阅卷严格,尤其是作文给分很低,河北阅卷放水,作文等主观分给得高很多。
所以,不要相信河北教育质量超过了南方发达省份。
这个肯定有差别!先不看学生,先看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南方,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基本上会找个事做一做,多少会挣点钱,一般会做到七十多岁,而北方,达五十岁以上基本上在家玩玩,不会出去再打工,这就是南北差异!再回到学生学习这方面:南方的经济条件好一点,学生不光光读书,各方面都均衡去发展,就是毕业后走上 社会 就比较灵活。而北方学子,只是死读书,读死书,脑子转不过南方学生。这是根本差别!这跟环境有关系!
自经济中心南移以来,科举考试中南方学子就开始超过北方学子了,现今南方依然是全国经济重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然南方教育还是比北方教育要好 ,明朝就分南北榜,因为北方学子考不过南方学子。
加之,南方人才是传统的汉人,北方人都已不是汉人血统,每个北方人都或多或少的有少数民族血统,快马弯刀的北方游牧民族自古就不是读书的料,他们的后人能考到这个程度,不错了。
除了 历史 上的原因外,近些年的南北方教育的差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北方教育大部分衡中化了 ,从小学开始就用衡中模式,初高中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学衡中还不行,因为它把好生源都抢走了,每年的清北指标抢走一百多个,谁不跟它学,成绩就无法和它竞争,也无法同跟它学的学校竞争,出不来成绩,就招不上生,恶性循环,学校就面临倒闭了,所以必须跟它学。
跟它学的后果就是把学生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学习文化课上,其它兴趣爱好必须放弃,无法做到全面发展。
反观江苏每年高考都是自主命题,不做全国卷,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都很好,很多 年不同台竞技了,今年八省联考一较高下,高下立判, 高考最能考察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事实证明河北省的衡中真的不行,单一做题能力的能力在竞技场上可谓是黔驴技穷,综合素质太差,一次大联考让多少人看清了衡中模式的外强中干本质。
越发达的地方,出路越多,不一定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解决生路问题,即使读书,也可以走出国道路。反之,越不发达地区,出路就狭窄,只有读书一条路。结果自然可知啦!
教育差异无所谓,因为仅仅针对高考进行的教育,最终都要落到自己省内的考生排名上去,最重要的是看哪个省985,211多,因为你考试分再高,也是自己省内排名,录取也是看排名录取,自己省内985,211越多,省内考生越沾光,因为省内的大学在自己省内的招生比例是最大的。这就是为什么北上天户口那么值钱,985,211多啊,考生还少,北京天津考生都在六七万,河北有五六十万,河南有近百万,而且河南只有河南大学一个211,河北唯一的211河北工业大学还在天津,为什么衡水起来了,河北考生不拼命没办法,他们在竞争省外985,211在河北省内屈指可数的招生人数。所以,没必要吹北京的素质教育,也没必要吹江苏考试多难,有本事全国985,211在各省录取比例一样了再说。
我家少爷刚大一,省属重点毕业。
高二前学校不得组织晚课,4点半放学;高三9点放学。回家第一件事纠结几个哥们开两局王者,直到高考前夜天天如此![捂脸]
各省升学压力不一样,市教育局教育理念不一样。也有本省其它市的高中很魔鬼。
北方人在具体问题上确实粗枝大叶,没有精益求精的传统和习惯。虽然受教育的水平比较高,但实际上与南方确实存在差距。
在两晋南北朝之际,传统的中原地区文明群体南迁,即 历史 上著名的“衣冠南渡”之后,北方就被少数民族统治了数百年。客观的说,文明和文化水平大幅度下降,而且战火频仍,而南方相对稳定的 社会 环境,使得文化进一步发展,整体文明素质日渐超越北方地区。虽经过隋唐短暂统一(唐是少数民族血统很重的王朝),但随之而来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再次侵扰,又将大部分文化团体驱赶到南方,再后来元朝仍然是这样的过程(终元一朝,中国文化进步有限)。到了明朝之后,南北文化差异就已经形成,明朝的南北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的妥协产物。再经历满清入关,文明再次南迁 ,历时两千余年的文化迁移,才形成当下的文化南北差异。东北毕竟是发育很晚的地区,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所以中华文明五千年,发源于北方中原,经过多次迁移,文明中心南迁是 历史 形成的。
北方中原实际是指两山、两河和陕西,甚至不应包括京津地区,当然更不含东北。南方也仅指苏浙、徽赣,其他地区实际上和文明文化不挨边。北方粗犷是有游牧民族的底蕴的,南方精致才是远古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这种文明与文化的发展而导致的群体性格没有长时间的积奠是无法快速形成的。 大淄博
另外一种现象是大规模移民而形成的新文明,这就像美国或是中国东北。美国移民迅速成就了美国的崛起,东北移民也是一样的,所以东北从20世纪初到中叶的发展速度是及其惊人的。如果不是解放后的技术和人员大规模外迁,东北仍将保持绝对优势的地位的,就像现在的美国,当然美国的移民至今仍在进行,而东北已经开始大规模外迁了!东北的移民大部分来自周边,所以普遍性格和北方接近,而与南方不同。
关于教育,并不是说学历高就是素质高,并不是受教育水平高的就文化修养高,只是有促进而已。简而言之,比如传统文化修养,大学学的只是皮毛,环境熏陶才是主要的。南方的地名,有诗意有韵味,平日见得多才有感触。比如盱眙、秦淮、西子等;东北呢,大红旗,友谊、三台子。日久见之,其对于人内心影响就极为深远了。
再回到成绩,虽然现在考的都是西方舶来的,但也只要是由东南沿海侵浸而来的,所以大批的科学家出自南方,再加之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学习氛围,就使得南方的优势得天独厚。建国后,全国一统,教育资源集中于北上津,再加上大量高素质人员流入,使得这一带教育水平飙升,东北也因近代发展快,和国家计划布局集中了较好的教育资源,使得受教育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这种资源长期的不平衡会改变整个地区的人文素质,但这个长期的时限是及其长的,不是十几年或几十年可以的。至少到现在,苏浙徽赣湘鄂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尽管河北有衡水!
北方人口才好,却不是用来打嘴仗的。北方人受教育人口比例多,受教育程度高,所以懂得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在网上,南方发酵般的舆论强势,也不是和文化教育程度相关,可能恰恰相反。
看到南方风涌般否定北方教育的千百般“证据”,不禁觉得很可气同时也很可笑,感到这个肯定也与受教育程度相关。比如有的说,南方经济发达,肯定是南方人受教育程度高;其实,关于“发达”这个问题,谁心里都明白,不是你想发达就能发达,北方不远的昨天,远远超过南方,而且是取得了奠定了中国工业化基础的伟绩,所以,受教育程度不是来自国家意志下的发达,而是来自人的意愿。也有南方人说:南方人脑筋灵活,不读书也能干大事,北方人读书越多越死板,我就想告诉你,这不是原始 社会 ,这种靠小算计小伎俩让自己貌似有钱的心理很狭隘很农耕;这是崇尚知识崇尚教育的现代 社会 ,只有崇尚知识崇尚教育,才能崇尚美好,崇尚美德。
自媒体时代,网上可以说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什么人都可以在网上以自己的认知水平说三道四,在这方面,北方人尤其是东北人,天生心大,或者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自然认知水平高,所以常常成为受攻击的闷葫芦。
美好人生,物质自然是一个重要条件,而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这不仅是人与人的高下立判,也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你给一头猪吃山珍海味,吃到死毕竟还是一头猪,它不知道什么叫诗与远方。
人心不古,都不要说过头话,往往会打脸,这个世界,不是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就本人来讲,不否认被逼屡屡成为“反方”,说了很多南北之类的话,但是,那是防守反击,真心希望地域黑消失。在这里,请求“正方”南方同胞(高攀了),不要再搞地域黑好不好,北方尤其是东北,本来就不善于打嘴仗,现在又不如你们有钱,你们就高抬贵手,放一马,以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该有的风范,去干点该干的事,给自己,给后人,给 社会 ,给 历史 ,留下点好名声,我们这箱有礼了
八省联考哪八省 八省联考的八省分别是:辽宁、广东、河北、湖北、湖南、江苏、福建、重庆。八省全部采用“3+1+2”的新高考模式,考试主科为:语文、数学、外语,作为全国统考科目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各省使用统一卷。 一、八省联考什么时候考试 考试时间安排:1月23日—1月25日; 1月23日:9:00-11:30考“语文”,下午15:00-17:00考“数学”; 1月2
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时间 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时间是04月22日。 2022学年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定于2022年04月22日(星期五)至04月23日(星期六)举行考试难度、分值、时长语文数学英语: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难度0.6左右,文理综合,总分450分。 2022皖南八校三模时间安排在五月份,具体的时间还是按学校里面通知的标准时间为准。时间紧,任务重,做好各种
八省联考第一名是哪个省的 八省联考第一名是江苏省。 在最近一次的八省联考中,江苏省以其出色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脱颖而出,荣获了第一名。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江苏省在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卓越成就。江苏省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元化的教育途径。 江苏省在教育领域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以来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的结果。江苏省政府和社
八省联考江苏赢还是河北赢了! 江苏和衡水联考江苏赢了。 衡水中学一直是我国各种中学的一个标杆,从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氛围等方面,就值得多校学习;同时人们常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京”,可见,江苏省的教育水平极强。而八省联考的加入,令江苏衡水竞争“白热化”。 八省联考考试时间为3天,由于新高考模式的改革,将原来的文综和理综改为物理、历史同一时间考试,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同
八省联考是哪八省? 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份。 其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是8个省份高考综合改革的正式落地年。1月23日-25日8个省份的考生,进行了第一次高考前模拟考试联考,这个考试被考生称为“八省联考”。 扩展资料 不过这个看似正常程序内的模拟考试,却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达到
八省联考江苏赢还是河北赢了! 江苏和衡水联考江苏赢了。 衡水中学一直是我国各种中学的一个标杆,从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氛围等方面,就值得多校学习;同时人们常说“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京”,可见,江苏省的教育水平极强。而八省联考的加入,令江苏衡水竞争“白热化”。 八省联考考试时间为3天,由于新高考模式的改革,将原来的文综和理综改为物理、历史同一时间考试,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同
港澳台联考二本分数线看着很低,才300多,岂不是很容易考进 联考一本分数线400,二本300,乍看之下似乎很低,但联考难度与内地高考相当,尤其数学与物理部分,甚至比内地高考更为棘手。 因此,是否容易通过联考,或是能进入理想名校,都需要付出努力。北京学桥教育提醒,分数线低并不意味着竞争轻松。 如果不久前进行的八省联考是高考的话各大高校录取分数线会不会有所降低? 变化不会太大,因为八省联考
什么是“湖北省八校联考”?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成立于1946年,湖北省重点高中之一,著名的湖北省八校联考学校之一,另外7所分别是: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鄂南高中、黄石二中、荆州中学、襄樊四中、襄樊五中。 解放初期,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就是全省著名的18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文革”期间停办,1978年恢复重建于孝感后湖西边,重建的孝高发展很快,1998年被湖北省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省级示范学
2024-11-10 22:55:25
2024-11-12 15:07:50
2024-11-08 23:42:53
2024-11-12 23:38:22
2024-11-11 09:19:04
2024-11-10 08: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