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资讯 > 正文

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利弊

2024-11-01 21:44:26 | 大淄博

大淄博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利弊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利弊

高考加分是否合理?

百度知道
高粉答主
第一,加分政策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我们现今的高考制度是以纯分数选拔人才的制度,它忽略了人在其他方面的才能,与我们现今所实行的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而加分制度较好的完善了高考制度,它为的确有特长的考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对于打破应试教育弊端、推行素质教育、体现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它有利于缓解地区差异,维护偏远山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虽说我们教育资源的不平等正在逐渐被改善,但现阶段,山区孩子和城市孩子的教育水平差距还是很大。取消部分加分或许会对部分受益考生不利,但这不是断了考生的升学之路,而是让学子们更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竞争,同时减轻学生的压力,让更多学生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学业中,考生们也不应该将目光放在加分政策上,琢磨着怎样可以剑走偏锋超越他人,而应该将精力投入学习。取消这类加分的背后,不是对特长生、竞赛生的否定,而是对更多考生的保护,减缓内卷、保障公平。很多学生的成绩之所以不优秀,是因为学习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想要提高学习成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学好基础知识。虽然高考考试难度较高,但是大多数的题型,都是通过基础知识来展开的,如果你不擅长做基础试题,在考试中就容易出现更多问题。所以想要在高考中逆袭,就要抓紧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可以看看自己擅长哪些知识点,有哪些知识点是自己不擅长的。

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利弊

提前批的十大利弊

提前批的好处:

1、升学录取的途径多样化,身体好也能给加分。

比如:军校、警校、招飞、民航招飞、航海院校。以上的院校,招生流程是高考成绩+体检、体测等。录取办法采用的是先身体硬件检测,后高考成绩择优的办法。这就给了很多条件好的同学以捷径进入好院校的机会。比如中国民航大学,正常录取一本分数是,一本线上70分,但民航招飞,基本上就是1本校即可了。低分上好学校的机会。

2、特殊意愿也能当分用,低分高就。

比如,国家公费师范生+河南省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基层服务6年的代价换来有岗有编的教师职位。同时国家公费师范生基本优惠20分,河南省公费师范生优惠更多,河南大学为例,2020年师范生一本线就能录取,优惠60分。

3、名校实验班,专业更好。

比如西交大、浙大、同济、上交、长安大学等等都是把学校最好的专业集合为试验班,来争抢优质生源,所以考生考取提前批比一本的教育资源更加优质。

4、穿制服,做公务员。

比如消防救援学院,公安大学、警察大学等等毕业后必然有编制,做公务员,这是一本无法比拟的。

5、本硕连读,提前批有很多本硕连读的升学机遇。

比如吉大、郑大、河南中医都推出了医学类5+3,除此外还有西北农林985、西电、长安大学、西建等等推出的本硕分流。这些机会在一本里是很少的,值得拥有。

提前批的坏处:

1、提前批机会多,坑也不少。

看好了再报绝不能试一试。比如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提前批5个专业,其中有工科实验班,同时也有护理医学实验班。很多人没注意,就报考了,直接被调剂到了护理,但是录了就无法退档了,一本也不能再录取了。考的这么高录得十分难受,最后无奈复读。

2、提前批,顺序志愿。

第一志愿最重要,一次机会。所以让报考失去了冲稳保的尝试,直接导致考生和家长报考的难度。有人把这个戏称为,押宝行为。

3、政策不理解导致的后悔。

提前批录取的途径有20多种,所以各种录取规则和政策就成了最后掉坑的直接原因。比如师范生的6年基层,1年农村不能毁约,不能考研等等,这真不是考生和家长能驾驭的事情。难免掉坑。 大淄博

4、报考时间仓促,3天。

可能你还没有决定好,甚至学校还在对比,还在因为报与不报纠结时候,时间就结束了。所以很多考生和家长因为把握不准而干脆放弃提前批,这也是不太可取的。

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利弊

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利弊

高考制度是教育教学和人才筛选的基本制度之一。从恢复高考制度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看,高考制度对于促进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重构教育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行高考制度的弊端也很明显。例如,偏重知识记忆和解题技巧的考试内容,造成死记硬背与机械训练充斥高中教学。集中录取制度取消了高等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受教育者的选择权,限制了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降低了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一些高考加分、地方分数线、指定特招等政策违背了考试公正的原则,损害了教育公平。不少地方政府将高考升学率视为政绩,形成单一的分数评价和升学率导向,致使基础教育“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应试教育”弊端严重,造成对学生身体健康、道德品质、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伤害,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以上就是大淄博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利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今天的考试制度有哪些利弊”相关推荐
辩论赛:分科利大于弊(求辩论赛立论 题目高考加分制度不应该取消)
辩论赛:分科利大于弊(求辩论赛立论 题目高考加分制度不应该取消)

辩论赛:分科利大于弊 分科利大于弊不该取消文理分科: 我们的小学是为初中而设置的,初中为高中而设置的,高中是为考大学而设置的,这种层层关系都是由考试串起来的,这种考试制度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不是综合能力。如果文理不分科,那么,学生负担就职会加重,而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理科的非高考学科已通过会考的形式达到了要求,况且如果把大学生的文化结构不合理归于文理分科的话,那实在有点冤。考上

2024-10-17 03:37:45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

关于高考加分政策,利弊分别有哪些?是否合理? 1.正方观点:加分有利于考试公平,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对高考加分政策持肯定观点的人认为,高考的加分政策是经过有关方面认真研究权衡,并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完善的,应该是科学合理的。 2.其好处在于:对于对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考生的降分录取照顾是符合国家民族政策的,而对优秀学生的加分照顾则是符合鼓励学生全面发展、鼓励拔尖人才这一原则的,因此其科学性和

2024-10-18 19:55:08
高考取消加分政策利弊 请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析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有何现实意义
高考取消加分政策利弊 请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析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有何现实意义

委员建议双一流高校招生以裸分录取,这一建议有何利弊? 这一建议既有利也有弊,好处是让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学习能力考入双一流大学,不再存在加分录取。坏处是让学生之间越来越内卷,只会重视学习,不重视其他方面的发展。有些学生是烈士子女或者单身子女,本来是可以加分的,但如果建议真的实施了,这份照顾就会消失。不过这个建议也是治标不治本的,毕竟有些地区的师资力量本来就特别强,学生考试的分数自然就会很高。在

2024-10-17 23:27:17
校园广播站纳新,部长面试新生问哪些有深度的问题?
校园广播站纳新,部长面试新生问哪些有深度的问题?

校园广播站纳新,部长面试新生问哪些有深度的问题? 当学生会和你的个人的事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会不会以个人的事为主? 你有信心加入学生会吗?(可以加一句“为什么?”)好的问题可以这样问: 上大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总结以下你对大学的认识,你对大学的印象。(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事情的总结能力。)大学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例如:协会、学生会、艺术团、团工委,你都加入了那些?

2024-09-03 11:22:22
强基计划的利弊是什么
强基计划的利弊是什么

强基计划的利和弊 强基计划是我国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一项重要工程,旨在推进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创新能力。强基计划的利: 1.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强基计划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学科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2.增强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将资金投入到高校的科研项目中,强基计划有助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024-10-18 17:35:12
报考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
报考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

高校强基计划报名条件,考生需知!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是什么? 很多家长学生对于国家出台的强基计划是十分感兴趣的,不少家长学生都想了解一下强基计划的招生条件。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并不是低分上名校的捷径,所以无论是考核录取还是培养模式都比较特殊。因此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也较为苛刻,那么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是什么呢? 一、强基计划的报名条件 主要选拔有

2024-10-19 13:59:05
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
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

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 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 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招生的改革试点,不少学生以及家长对强基计划略有耳闻,但是大部分对强基计划都是不太关注的。强基计划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但强基计划不止有利还有弊。那么强基计划的利与弊是什么呢? 利: 1、考生有更多的机会 强基计划是以成绩为核心的,学校将考生的高考成绩

2024-10-15 20:16:25
开设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哪些
开设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哪些

一、开设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哪些开设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的理科类大学有黄河科技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厦门东海职业

2024-09-28 04:38:36